close

直銷制度五六十年前就存在了,本來被視為新興的”未來”的銷售模式,經過這麼多年反而有走下坡的趨勢。原因很多,但我認為主要有幾個原因,而這正是World Ventures這幾年迅速竄起的理由。他們把直銷種種為人詬病的部分做了更好的包裝或改良。但如果將來World Ventures跳脫不了直銷的惡名,勢必也會沒落,縱然可以生存一陣子。

直銷原本是為了打破產銷之間種種的”剝削”環節達到使消費者受惠的目的而興起的,最早據我所知是賣百科全書,業務員挨家挨戶直接登門銷售,當時也確實造成一 股風潮,直到今日例如保險業者仍未脫離這種銷售思維。可是有些自認腦子動得快卻明顯沒有企業經營理念和經驗的人,卻認為改變成”層銷”效率更好,以致從直銷演進成層銷、多層次、金字塔多層次、金字塔雙軌多層次,萬變不離其宗就是許諾一個可能"坐享其成"的未來。然而實際情況也是目前的現況:大多數人還沒達到半路就戰死、人脈用盡、有的說不定連成本(包括時間成本)都沒賺回來。

單 純的直銷有其理想性,也不一定沒有可操作性,問題在並不適用於多數行業,也很少有人可以堅持和有忍受枯燥的能耐。舉個例子:如果叫你去賣書,你只能賣到你 跑得到的有限地方、天天用同樣的話術、常常吃閉門羹,還要有一定的說服力包括口才、形象等,你覺得有多少人可以生存?然對雇主而言,顯然必須要支付高於一般人的佣金才可能找到這樣的業務員,相較之下把這筆支出給經銷商不但省事且可能效果更好。

但世界上就是有”聰明人”,他們把 ”中間商就是剝削消費者的壞人” 這種觀念強植給大眾,於是吸收失業者、職場不適應者、想要創業沒有資金者。。。。把這個觀念再擴散,不但要這些人相信也要讓所有潛在客戶相信。鋪陳好這個基礎後,再把這些人分為有銷售能力的和有組織能力的,或者再細分有人脈的;用” 不久的將來”即可賺百萬千萬,而且不需再這麼辛苦,坐在家裡就有錢自動進口袋,死了”業績”還可留給下一代。於是形成今日我們看到的直銷:為了要發得出佣 金、獎金必須提高單價,結果比市價更貴;為了面子和業績,必須把人脈都用上、貼錢也要衝業績和”發展組織”。沒產品可賣的則加上龐氏手法,以所謂”資金 盤”高息、高利請君入甕。

World Ventures (WV) 是近年冒出的另一種直銷 model,也是我認為最不像直銷的直銷商,尤其最近把旅遊相關的租賃、一卡通的概念帶入,勢必引領風騷一陣子。它把過去直銷一些缺點或者人們的盲點掃除大半,加上了團購、交友、旅遊的元素。能不能”大”成功,我們且拭目以待,但我個人認為將是有限的。

創始人的構想或許是先想到團購、交友、旅遊的元素,才想到直銷的方式;又或先想到改良直銷,後想到前面的元素。不管哪一種其實構想可圈可點,但成也蕭何敗也蕭何,怎麼說?我就用他們”規則”內的幾點來探討:

1. 註冊費:這有點像一般直銷叫你先買些產品,美其名是”相信自己、相信產品”,等於先”綁架”你。但這種模式在網絡越來越發達、從一開始就被免費慣壞的消費者來說是不夠說服力的,也是不能”長治久安”的。

2. 月費:World Ventures是要交月費(還不是年費)的,但一般人並不清楚或未被明確告知,等你已經加入了再告訴你”如果有四個下線就不必交了啊”! 這又陷入層銷的窠臼

3. 沒有便宜多少:和一般直銷同樣的盲點,只不過因為加了團購的精神,確實可能有機會便宜一點,但三個月前就得訂行程並繳費,卻又把這一點點便宜又佔了回去。

當然缺點不只這些,但誠如我說的,正因如此反而不像直銷了。然而有多少人肯為一生幾次的旅遊或交友買帳多久?一般人旅遊是先存夠錢了才決定旅遊,這些人往往一生也就那麼幾次旅遊,能冀望他們為可能的幾次旅遊月月交費?另一種不需考慮錢的人,那就更不需要也不會願意被”條約”束縛了。至於想以此交友或擴大人脈的人更不會長久,通常最最需要交友和人脈的年齡大概就二十幾歲到三十五歲,我懷疑到了一定年齡,事業工作婚姻都穩定了,縱然已有四個下線無需再繳月費了,還會持續需要這樣的”服務”嗎?當然我期待它會不斷修正”路線”,如同所有企業一樣,從不斷創新中找到永續經營的方法。
arrow
arrow

    靈光一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